今晚的太白楼设宴,除了那晚的十三人外,江河还另外邀请了陈子龙、李雯与沈练,以及还邀请了谢五维与胡士荣参加。
陈子龙、李雯与沈练三人,江河是在中午的午饭时便已经决定,让他们也加入自己的薪华社。而谢五维与胡士荣,则是他在诗会快要结束时决定的。并且也打算把绩溪县的《薪华月报》发行工作,交给两人来做。
谢五维因为其父谢四新乃是洪承畴谋主的原因,江河是必然要招揽入社,好趁机结交的。而对于胡士荣,他则就属于捎带了,另外也是看在江天一的面子上。毕竟胡士荣与江天一,本就是多年的好友。
众人按时赶到太白楼聚齐后,许文哲立即先通报了一则好消息,今日徽州城中所预留的一千五百份《薪华月报》,已是全部售罄,并且随后还加急赶印了一千份,等到晚上截止时,竟也是同样售罄。
眼下他们许家的印刷坊里,正在加紧连夜印刷。而休宁那边也快马传来了消息,投放到休宁的一千份报纸,这一日之内,则是售出了八百多份。
八百多份距离售罄,其实也不差多少了,也就一百来份。而且明日如果也能售出八百多份的话,剩余的显然不够明日所用。所以休宁派来的人,也正急着催要报纸,好应付明日的销售。
不过休宁那边对前些日汪园诗会的事毕竟听说较少,不像徽州城中的本地人已大多听说,都对其中的内情好奇与感兴趣。
有了这个噱头与卖点,售卖的速度也就更快。再加上随着鲍园里的薪华诗会举办,有些在中午过后提前离开者,也会把消息带出来,便也随之又掀起了一波《薪华月报》的售卖热潮。
而且徽州城做为府治所在,自然也是徽州最为繁华与人口最多的城镇,识字率也比其他几县要高。有这几大加成,才让徽州城的《薪华月报》,居然在一日之内便售卖出去了两千五百份。
反观休宁县城,就不能相比了。不过一日内能够售出八百多份,也是足见《薪华月报》的吸引力与魅力。
许文哲通知完这个好消息后,众人自是又大声欢呼庆贺。
接下来,则是由江河宣布,批准陈子龙、李雯、沈练、谢五维、胡士荣五人正式加入他们的薪华社。
不过陈子龙与李雯却是在从方以智和孙临口中得知,他们上一次的太白楼聚会时,每人都曾各出了十两银子,以合资成立薪华报社。
所以此时陈子龙与李雯在获得正式批准加入薪华社后,也坚持要缴纳这每人十两银子。
沈练与谢五维、胡士荣在随后听说后,也都不落其后,认为他们也应该补缴上这十两银子。
何况陈子龙与李雯都已经开口坚持要给了,他们要是不给,也显得不合适。
在五人的强烈坚持下,江河便也决定收了五人各缴的十两银子。不过他在答应之后,便立即决定,不再接受其他后续社员追缴银子。
他当然不是不爱钱,而是收钱的名目不同,便不能乱收。
上一次他们每人各出十两银子,合资成立薪华报社,是作为报社的启动资金,也等于他们上次的十三人都是股东。在将来薪华报社营利之后,他们是能享受分红的。
所以作为股东,自然是不能再随便乱加人,必须得严格控制。虽然后世也有那种数千员工全部持股的模式,但江河却玩不明白那种,认为还是应该把股东控制在一定数量内。不然太多的话,会太乱。
既然今日陈子龙等五人也要坚持追缴这十两银子,江河在沉吟思考了片刻后,便决定也把他们五人吸收为股东。
答应下来后,江河便把其中的道理与规矩讲了出来。然后在征得众人同意后,便当场让许文哲起草写了一份股本合约,约定了他们今日的十八人为薪华报社的原始股东。原则上,暂时不再接受新的股东随便加入。
起草写就后,江河让众人都签字按了手印,算是把薪华报社的股东经营模式正式化。
而江河既然身为薪华社的社首,便也顺利兼任了薪华报社的社长一职。众人对此,也尽皆相服。
其余的方以智、吴三桂、陈子龙、黄澍等人,便各任所负责的各地分社社长。有副手的,便任副社长一职。
而徽州城本地的许文哲、于锋、江天一、冯文焕等,则各自担任总编、编辑等不同的职位。
今晚太白楼的聚会,他们把对薪华报社的运营,做到了更加正式化与规范化,众人也都有各自不同的分工。
同时,江河对以后各地报纸的分销,也设定了准入门槛。其他地方再想加入,设定分社,需要交五十两银子的加盟费。得有一定资本的人,才能负责运营一地分社,不能任谁都行。
在今晚的太白楼晚宴上,沈练仍是穿了常服而来,江河也仍是暂时向众人隐瞒了其锦衣卫的身份,只是介绍其是京城人士。
而陈子龙与李雯在眼下的薪华社成员中,除了江河之外,便是与方以智最为交好,感觉一见投缘。并且还受方以智之邀,住到了方以智与孙临所住的同一家客栈。
这也是陈子龙与李雯之所以从方以智和孙临口中,听说了上次太白楼晚宴之事的原因。
在原本的历史上,陈子龙日后也是会与方以智结识相交的,并且他们后来都曾加入张溥所组织的复社。
而在加入复社之后,方以智等金陵四公子,再加上陈子龙与夏完淳,又被合称作是“复社六公子”。
方以智等四人被称作金陵四公子,是因为他们四人的父亲当时都有官身。而陈子龙与夏完淳也同样有这种背景,陈子龙的父亲陈所闻乃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眼下正在朝中任工部主事。在原历史上,陈所闻后来还被升任为工部侍郎,也是朝堂高官了。
而夏完淳的父亲,则是与陈子龙并称的夏允彝。只不过夏允彝实际上要比陈子龙大的多,足大了一轮有余。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