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墓地在江陵。
毕竟,这时候也讲究一个魂归故里、落叶归根。
朱翊钧也是第一时间就让人去江陵给张居正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又让虎贲卫队亲自护送张居正的棺椁到江陵。
可以说,张居正的殡葬之盛,自国初以来未有。
也算是真正的风光大葬。
顾青跟着百官一起,送着张居正的棺椁出城,一直送了五里地,才停下来。
若论这圣恩,现阶段为止,张居正算得上是大明第一人。
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人能够与其相比。
而对于申时行、张四维、许国、沈一贯、余有丁等人来说,争斗也将开始了。
内阁的名额不多,谁能够在这时候进入内阁,站稳脚步,谁就能够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之中,有望成为第二个张居正!
毕竟,天子年幼,失去了张居正把持朝堂,必定会想着有一番作为。
而谁能够再得圣上宠信,成为内阁首辅,谁就能够成为那个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大明首辅大臣。
皇宫内,望楼上。
朱翊钧看着远去的殡葬队伍,似乎直到这一刻,他是真真正正地感觉到自己脖子上的枷锁,没了!
至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那也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外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回去吧。”
朱翊钧只是待了一会儿,就觉得天热难耐,浑身都冒汗了。
冯保连忙让人打着龙纛,为朱翊钧遮阳,还手摇蒲扇,为其扇风降温,生怕服侍的不好,被圣上怪罪。
张居正病逝,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冯保内心之中其实也很担忧,他在朝堂之上的依仗没有了。
太监的权柄来自于皇帝,而小皇帝的心思也是越来越难猜了。
以前还觉得自己能够控制这位小皇帝,可是最近几年,也是越来越感觉到有一些力不从心。
冯保都是小心翼翼地侍奉在朱翊钧的身边,不敢有半点松懈之心。
回到了皇宫之后。
朱翊钧就又感觉到无聊了,这段时间,朝廷都在忙着张居正的葬礼一事,也没什么公文要处理。
暂时性的还是风平浪静,犹如一滩死水一样。
奏章都很少,不需要朱翊钧花上半天的时间去批阅,早朝结束之后,半个时辰就能批阅。
无非就是旱灾,还有组建海军的一些章程。
无所事事的朱翊钧只能是又拿出了顾青所写的《四大名捕》出来,重新看一遍。
他手中已经有了两卷的内容,从第一卷的灭门案开始,四位名捕出场,再到第二卷的内容,讲述朝中的势力,诸葛正我和铁手、追命三人的过往,引出大将军这个反派。
当然,大将军并非是真正的反派,也并非是真的一心想要谋反,而是因为当年朝中有奸臣,导致大宋和西夏一战失败,大将军手底下的西军损伤无数,他想要讨回一个公道。
也正是因为第一卷的灭门案,让大将军看到了希望,想要利用诸葛正我这位大宋神侯来为自己正名,为西军正名,并且在最后几章的时候,大将军出手打败了辽人的刺客,保住了大宋官家,却也同刺客同归于尽。
这一卷讨论的便是文官和武官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大宋重文轻武之下的结局。
涉及到的主题,便是忠义、文武。
将士在外血战沙场,文官在内明争暗斗,不顾国家危亡,不顾民族之大义,不顾江山社稷,不顾黎民百姓,不顾将士之生死,在他们的眼中只有权柄,和自己的乌纱帽能不能再换一顶更好的。
这一卷的内容,相对来说,探案的过程并不是那么的曲折,反转也不是很多,不过,对于身为帝王的朱翊钧来说,他刚刚失去了他的首辅大臣,帝师张居正,这时候,正是对朝局有一些迷茫,而这一卷的内容刚好在提醒他,小心文括武嘻。
内部的争斗根本就没有意义,只会让百官们人心惶惶,还会让敌寇趁势而起。
大家都应该把目标一致对外,应该想办法,如何把倭寇的银山给搬回中原,这才是头等大事!
顾青回到城内的住宅,洗了个温水澡,才算是舒服了一些。
外面的太阳实在是太大了。
又不能打伞,顶着大太阳,走了十几里地,直接就一身汗,好在沿途有粥棚,可以休息一下,喝一口绿豆汤解暑。
不然,真的可能还会有官员因此而中暑,直接嘎了。
换了一身衣服之后,顾青就带着两卷的手稿,去了春风书局,找到了东家。
两卷的内容,差不多已经是七万字左右。
刊印成为《四大名捕》的上卷,应该是够了的,多了的话,刊印的时间要更长一些。
顾青打算先写书来赚取稿费,养活自己这一大家子。
说起来一大家子,其实也就他们夫妻二人,外加两个丫鬟,一个厨娘、一个车夫、一个管家,一共八口人。
冯保赠与的宅院也是刚好够住,不过,他也说了一句话,那就是这宅院也不过是暂时住上一段时间。意思就是,顾青得圣恩,以后说不得还会得到朱翊钧的赏赐,住上更好的豪宅呢!
“顾大人,快,里边请!”
春风书局的东家见到顾青,高兴不已,因为顾青的书非常畅销,直接就养活了他这个书局,算得上是春风书局的最强作家,《货币论》、《帝国崛起》、《浑天新解》这三本书,到现在,还在书架上呢!
顾青走进雅间,直接拿出了手稿,说道:“前段时间,闲暇之余,便随手写了一部和话本差不多的书,也可以称之为小说。”
“我想要和你合作,一起把这本书卖出去。”
春风书局的东家接过手稿,激动地说道:“我们书局可是日夜盼望着顾大人能够光临呢!”
“怕是这天下的读者们,都在等着顾大人的新书呢!”
说完,又道:“顾大人稍等,在下看一看大人的著作。”
顾青点了点头。
春风书局的东家看着书名,心下一顿,不知其意,再翻开一页,则是简介,似乎明白了一些。
他也看过不少话本,书局的书架上还有《三国演义》、《水浒传》呢。
“这般话本,在下还是第一次见呢!”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