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自东掖门进入。
到了午门。
过内金水桥。
沿着御道行至皇极门,由御史、锦衣卫监督仪态。
等到鸣鞭三响之后,进入皇极殿。
然后就是在大殿之中,恭候万历帝朱翊钧的到来。
也没让大臣们久等。
不过一会儿。
朱翊钧就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走进了皇极殿,于百官恭迎之中,迈步上前,坐在了皇帝宝座上。
一套流程下来之后,朱翊钧才直接开口,对申时行等人问道:“诸卿,昨日之议程,准备的如何了?”
梁梦龙站出来道:“圣上,臣已经写好了章程,还请圣上过目。”
说完,就直接从袖子里面拿出一本奏章。
冯保上前,躬身接过来,又递给了朱翊钧。
仅仅是一天一夜的时间,想要直接定下组建大明海军的章程,还是比较难的。
就算是兵部尚书梁梦龙,那也仅仅是定下了一个框架。
首先就是这大明海军的大营,定在什么地方。
梁梦龙是按照地图上,以及各地的地志来确定了几个最佳的地方,第一个就是天津卫。
永乐年间设立的天津三卫拱卫京师。
这里有着漕工,也有着卫所兵。
在这里建造大明海军大营,也比较方便,第一个是物资运输方便,毕竟,这里也算是京师的码头。
南方的货物都会运送到这里,再送到京师。
而且,从这里往北,进入朝1鲜1半岛,也比较近,算是最佳的位置。
其次就是烟台、盐城、福州、香山。
既然是大明海军,那必然是自成一军,不可能只有一个大营,最好是五大卫所。
这样一来,既可以防备倭寇,也可以防备西洋的葡萄牙等西洋海军。
一个卫所最高是两万之众,最低则是一万之众,配备舰船、火炮、弓箭等等装备。
再然后就是人手,大明海军需要远洋作战,故此,第一个便是水性要好。
不会游泳的绝对不收。
毕竟,真要是开战,不小心掉进了水里面,直接就淹死了。
能在张居正手底下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梁梦龙还是有一些手段,最起码,这一份章程,大体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从大明海军大营的选址,再到征兵之策,再到如何训练……。
都是跃然纸上!
朱翊钧看完之后,递给了冯保,让冯保拿过去,交给申时行等人。
随即,户部这边,张学颜也递上来一个章程,是关于如何利用好顾青筹备的三百万两善款,对受灾之地的进行赈灾。
在张学颜的这一份奏章里面,其实也算是以工代赈为主。
和顾青的重以工代赈不谋而合。
朱翊钧听取了顾青的谏言之后,也觉得不能让这三百万两白白浪费了,必须以工代赈,苦一苦这一代的百姓,幸福千万代。
就相当于是秦朝李冰在汉中建造的都江堰一样,解决了成都的旱涝之灾。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