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四维看了看沈一贯,问道:“肩吾可有什么想法?”
沈一贯直言道:“张大人,下官以为古北口总兵董一元或许可以担此大任。”
“嘉靖四十三年正月,董一元担任蓟镇游击将军。”
“当时,土蛮、黑石炭等部以一万多骑兵侵犯一片石,总兵官胡镇,董一元靠着城墙抵抗,贼军攻打不下,等到我朝大军援军来时逃跑,总兵胡镇趁势追击,斩首七十余级,后又在苇子谷大败敌军,斩三百七十余级。”
“其中董一元功劳最大,破格领取三级俸禄,提升石门寨参将。隆庆元年九月,我朝大军在棒槌崖打败贼军,又以董一元功劳最大,再次连升二级,提升副总兵,驻防古北口,移守宣府。”
“其次,则是宁夏总兵张臣、节度使李舜臣、云南总兵刘綎,此四人,皆有赫赫战功,或许可为何事的人选。”
沈一贯也是有备而来,既然要布局,那这个棋盘不妨更大一些。
仅仅是拉拢几个人,根本就无法真正把持朝堂。
历史上,沈一贯便是依靠着蒙上钳下、排斥异己、遍置私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随着其在朝廷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而权倾朝野。
不仅把持朝政,而且卖官鬻爵,甚至对万历中后期的政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若说弄权,此人不在张居正、张四维之下。
张四维听得沈一贯的话,心思一动,轻声问道:“肩吾和他们可有什么联系?”
既然是举荐,想要培养他们为帅,从而分担戚继光的兵权,那就必须是信得过的人才行。
如果是信不过的人,把他们给扶持起来了,结果翻脸不认人,过河拆桥,到时候岂不是养了一只白眼狼。
沈一贯回道:“下官和他们有一些矫情,当年……。”
沈一贯早就开始布局了,算得上是这大明的及时雨一样,人缘非常好,也很有眼光。
知晓什么样的人能够拉拢,什么样的人值得拉拢。
张四维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便先试一试吧。”
对于他们而言,想要提拔一些武将,那方式可就太多了。
就算是戚继光这位大明的少保,历史上的名将,在早年的时候,那也是受到过欺负的。
明明是自己的战功,结果在层层上报之后,就变成了别人的。
好在,后来他学会了和光同尘,也就得到了谭纶等人的赏识,最后又得到了张居正的器重。
这才不至于让自己的战功就那么不清不楚地变成别人的了。
这种事情时有发生,甚至是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好像是自宋朝之后,武将的战功被人直接顶替的时间,就习以为常了。
从宋朝之后,武将们总是会矮一截。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谁让王朝有一位唯一的掌权者,一切都是他说了算,天下权力的中心,也就在这皇城之中呢。
便是如戚继光这般名帅,如岳飞这般名帅,那也是直接拿捏。
张四维发了话,沈一贯举荐的这四个人,在后期,那肯定是会被重点关注。
沈一贯去联络,到时候,便是一个小小的战功,都将会被放大。
不过一会儿。
歌姬们再一次上了二层,在这些达官贵人面前,扭动着她们曼妙的身姿。
乐师们也再一次回到了他们的座位上,开始奏乐。
……
顾青接到了文书。
那就得上任。
匆匆告别了大营,告别了在戚继光。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