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本小说>女生小说>万历公务员> 第130章 争论之大圣难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章 争论之大圣难裁(1 / 2)

“此卷当得第一!”

掌翰林事王希烈直接开口,算是认同顾青所写的策论,当为此番殿试第一名。

至于首辅之子,此时已经被他抛之于脑后了。

可想而知,顾青的这一篇大国论之策,是何等的文采,连王希烈这样的人,都已经放弃了巴结张居正的机会。

当然,更多的还是见到了疾病缠身的张居正,身子骨似乎越来越不行,有很大可能,活不了几年。

张居正一死,这朝堂之上是个什么样子,很难说。

特别是,张居正死后还能不能得到陛下的恩宠,楚党还能不能把持着朝堂,也很难说。

他必须为自己谋一条退路。

正好,在这一次的考试中,不为张懋修的状元之路,当一个垫脚石,就是他的态度了。

褚大绶却提出了反对的意见,“此文妖言惑众,应该得零分!”

有人在这时候想着退路。

也有人在这时候想要上进。

说白了。

其实也都是为了上进,不过,前者是以退为进罢了。

褚大绶继续解释道:“这是长大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区区西洋之地,岛屿之国,便是短时间内成为海上霸主又如何?都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什么海权论,也不过是牵强附会,看似眼前一新,实则是空谈误国之论也!”

“我朝立国以来,便有着海禁之制。”

“为何,皆因为这大海之上,凶险万分,上一刻,晴空万里,下一刻便是滔天巨浪。”

“在没有能够抵挡那巨大海浪的舰船之前,想要成为海上霸主,无异于一纸空谈。”

“我朝若是能够成为海上霸主,还会忍受着倭寇在东海之滨放肆?”

“除此之外,我朝也不是没有和西洋之海军交战,最后的结果呢?有过几次大胜?”

“一旦鼓励从海上对外扩张,从而激怒了葡萄牙等国。”

“他们直接组建联军东行,在海上攻打我们的东海、南海,而那北地的鞑奴则是趁机攻打我们的山海关等关口。”

“到时候,我们便是腹背受敌。”

“又该如何应对?”

“放开海禁,已经是行独木桥,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此人还蛊惑我们大力推行海上争霸,是何居心?”

褚大绶说完。

也有人跟着一起叫唤着:“不错,褚侍郎说的不错!此人之策论,看不到我朝之兴盛,字里行间都是葡萄牙如何为海上霸主,完全就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不仅如此,还妖言惑众,看似是鼓励我朝兴海上之争霸,实际上,就是为了给江南那些海商说话,好让朝廷能够大力支持他们的海上贸易,让他们把钱挣了。”

“而到时候,若是真的惹怒了西洋人,使得西洋人派遣来了几十万舰船,过来讨个说法,岂不是加重了我朝的军事负担?”

“此人简直是包藏祸心!”

王希烈等人是站在公平的角度,觉得这个考卷能够着眼于世界,而非一国之地。

这种眼光十分的高远。

应该可以称得上是这一次的殿试第一名了。

其他的九张试卷,他们也看过,没有一个学生,写出来的策论,能够让他们眼前一新,能够让他们如此激烈地讨论。

完全就是中规中矩,谈不上有多好,也谈不上有多差。

也都是空谈什么帝王之政为仁政、帝王之心为仁心,施以仁政、仁义爱民,这就是帝王应该做的事情。

呵呵。

这些话,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大部分的读书人,都开始反感这种大谈什么仁义、仁爱之说。

他们一方面又想要一位仁君,一方面,却又怕出现一位性格懦弱的仁君,就好像是现在的万历帝朱翊钧一样,被当朝首辅随意拿捏,让他们难受至极。

这是一种矛盾的心理。

顾青的试卷算是所有考生里面与众不同的考卷,也是一张非常大胆的考卷。

谈的不是什么仁政、仁心。

而是雄心。

是霸道,而非王道。

他想要大明向葡萄牙学习,也开启海上霸主之路。

但是对于褚大绶等人来说,这就给了他们反驳的理由了。

这第一名也必须是大明首辅张居正之子张懋修!

张家已经有了一位榜眼,如今还差一位状元,一位探花郎。

刚好,张居正还有三个儿子,如今张懋修为状元郎,等过几年,六郎参加了科举考试,就可以成为探花郎。

一门三鼎甲,齐了。

这多好听啊!

“你们只是看到了这上面的霸道,却没看到此人的真正用心,内售转外销!”

“仅此五个字,就能让人明白其意。”

“大唐为何要开启西域丝绸之路?”

“因为大唐的茶叶、丝绸等,在西域等地大受欢迎,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而这些茶叶、丝绸,就能够养活更多的茶农、养活更多的养桑人。”

“谷贱伤农,若是茶叶、丝绸等只是在内地售卖,百姓们手中并无多少钱。”

“堆积在仓库的茶叶、丝绸等,便放烂了,也换不来什么,还会让茶农、蚕农一年来都白忙活了!”

“唯有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才能把这些茶叶、丝绸卖去西洋,换取金银,使得茶农、蚕农一年之劳作,有了收益。”

“这才是真正的良策!”

也有人站出来,为顾青说话。

因为他们接受过当地茶商们的恩惠,甚至是出身于茶商之家,自然是觉得这个法子深得他的心。

众人为了一张考卷,吵的不可开交。

最后还是学习了此前的法子,那就是直接找人。

他们无法判定,最后可以一锤定音的人吧?

这个人,自然就是首辅张居正。

不得不说,人心就是这样。

张居正强势的时候,就直接骂张居正专权,而等到他们裁决不定的时候,又第一时间想到那个能够拍板子的张居正。

不过,从这里也能看出张居正的强势。

大明,我说了算!

张居正此时正在想办法推进一件大事儿,那就是毁天下书院,尽改公廨。

在隆庆时期,张居正就有这个想法,不仅仅是他,还有当时的首辅大人高拱。

而历史上,此事发生于万历七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