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在参加了鹿鸣宴,当众作了一首诗。
虽然谈不上能够作为传世之作,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又是用了一盏茶的时间所作出来的。
这解元的名声那肯定是稳住了。
从此之后,那些个酸书生只会旨意顾青在考卷上所写的三策,而不会怀疑顾青的文采。
便是把顾青参加县试、府试、院试,以及这一次的乡试的考卷都拿出来,公之于众。
那也是能让人信服的。
顾青的强项,也不仅仅是策论八股文,便是这试帖诗也能写的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毕竟,这唐诗宋词到了如今,能写的已经写的差不多了。
写佳节的,每一个佳节也都有了传世之作,写景色的更不必说,很难再出其右。
再华丽的词语,又能有多华丽呢?
再真挚的情感又有多真挚呢?
顾青在前世那也是文联协会的会员,写的一手毛笔字,也能作诗。
不过嘛,后来出了个AI,写的比人写的都还好。
也就一些还没接触过高科技的老领导们,似乎还不会用,也坚持着自己的那一套,会在协会的群里面推敲出来一首诗。
用一些年轻员工们的话来说,写的还不如智能。
顾青也算是与时俱进,经常用智能润色,然后在适当的机会发出去,让一些老领导觉得他很有文采。
如今,写的那些试帖诗,以及这一次的鹿鸣宴作诗,其实还是用的前世网上流传的那一套三板斧。
不过,就算是只有这三板斧,也勉强够用。
又不是真的一定要绞尽脑汁写出一首传世经典之作,仅以此扬名。
顾青从始至终都是把重心放在科举考试上。
须知道,在这大明朝,便是做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上,那也是要讲究一个出身。
便是大明清官海瑞,也有一句,‘不过是举人出身’。
顾青想要坐稳那个位置,就必须要走完科举考试的所有流程,拥有着和申时行等人一样的出身。
因为在张居正病逝之后,内阁在一段时间内,乃是同科的状元申时行、榜眼王锡爵、探花余有丁三人为内阁元辅大臣呢。
可见这时候科举考试的重要性。
就相当于是前世的那些个名牌大学毕业一样。
当你在学校的时候,听到的是什么什么学校毕业都一样,什么211,985找工作的时候一样难找。
等出了学校才知道,并不是这样。
大公司很明显知道自己想要的新员工是一位什么样的员工。
你能考上名牌大学。
最起码能够证明在你该学习的年龄段,你是在认真学习,并且天赋比很多学生都要高。
自古以来,读书都是寒门读书人的唯一可以翻身的路。
所以,顾青现在正在准备会试考试。
和乡试一样,也是三场。
第一场在初九日,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
三场所试项目,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与乡试同。
会试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
有时候也会有所更改。
但是一般都是在二月左右,春闱春闱,这个礼从定下会试之后,就一直沿用。
而如今已经是十月初了。
距离万历八年的二月份,也就只有四个月不到的时间。
在这四个月的时间内,他要有一个万全的准备。
不能因为会试考试的内容和乡试差不多,就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
参加会试的都是举人。
而举人都是经过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一路杀上来的读书人。
可以说,这已经是天下读书人最顶尖的那一批人,参加这一场会试考试。
当然,也不能说,能参加会试的所有考生,都是那种大才之人。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谁又能确保每一县的县试,甚至是府试,都没有人在其中走走关系,捞一个名额呢?
四书文、五经文,顾青能够做到倒背如流。
便是经义也没有问题。
至于五言八韵诗也不在话下。
唯有策问,是继续剑走偏锋,还是中规中矩,便要看顾青有没有再赌一把的意思了。
十月金秋,凉风习习。
早晚的温差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别,特别是这北地顺天府。
相比较南方的应天府。
顺天府已经能够在早上感受到寒风了。
京师城的什刹海,已经是海风拂面。
而正值秋季,湖水里面的小白条十分肥美。
可偌大的什刹海中心,就只有一艘画舫在湖面上飘荡着行驶。
丝竹之声若有若无,在湖面上流淌。
而在湖岸边,还有一众军士守卫。
看到这份阵势,路上本就不多的行人,都是远远的避让开去。
撑着画舫的艄公,戴着斗笠,有一下没一下的慢慢推着竹竿,让沉重的画舫一点点的移动着。
船舱之内,有着丝竹歌舞。
不仅如此,还有八名身穿纱衣的歌姬,正在跳着霓裳舞衣曲,那柔软的腰身、动人的舞步,牵动着一众看客。
此乃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张四维宴请宾客。
时值乡试结束,一些被他们推荐的士子也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理应庆祝一番。
至于张四维这般做,会被科道言官们弹劾拉帮结派?
在这大明时期,倒是不至于。
不说别的,便是张思维这些年来养出来的名声,那都不会让人会怀疑他这是在拉帮结派。
毕竟,几位科道言官们还在一起了。
不仅如此,便是这申时行、王国光都在这一艘画舫上。
而申时行其实也是听到了张四维要宴请一些人,便趁着机会,旁敲侧击了一下,拉着王国光等人,也上了这一艘画舫。
看起来,好像是和张思维的关系非常好一样。
所以,在外人看来,这不过是朝中几位大臣们趁着秋日阳光正好,天气爽朗之际,在这什刹海上钓鱼,解解闷什么的。
这已经是十月了。
朝中的大事儿,也就只有一个秋粮、一个秋税、一个考核了。
这酒过三巡,申时行却拿出了一本书。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