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本小说>仙侠修真>年代文真假千金的嫂子> 第243章 第两百四十三章 第两百四十三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3章 第两百四十三章 第两百四十三章……(1 / 2)

第243章 第两百四十三章 第两百四十三章……

等签完合同, 郑红玉一行人才从周花花嘴里知道商场冷清的原因。

原来好多摆摊的人都觉得买店面不划算。

他们满城市溜达着摆摊,根本不用出什么摆摊费,好多地方都没有规模化, 也不是正式的。

所以现在摆摊除了买东西的成本, 其他几乎没有支出。

一间铺面少的几千, 多的上万,有那钱还不如拿去进货呢, 免费的不好么?

今天能过来看的人, 都是稍微有点儿远见的。

摆摊确实免费, 后面就算收费了, 肯定也要比店面更便宜。

但中间可以省时省力, 还能提高自己卖的东西的档次, 肯定是有好处的啊。

想要发展,肯定不能一直是摆地摊的。

周花花就是想到这里,才会咬牙过来看看的。

郑红玉就说嘛, 两个大型商场, 人家早就宣传了,好些人都知道。

但开业第一天,来看铺面的却没多少,显然不合理。

原来是都更喜欢摆免费的。

欢欢喜喜的来, 欢欢喜喜的回家, 回家后大家都小心的把合同和房产证明放进保险柜。

没错,就是保险柜, 家里几乎每个小家都有一个保险柜。

怎么说也是小有资产的,肯定不能房间抽屉随便放了,家里人都忙,也不能保证随时都有人在家。

刚到家, 姚雪依的电话就跟着过来了。

她是来汇报奶茶店营业情况的。

隔着电话都能察觉到姚雪依亢奋的精神:“这么高兴啊,看来生意是很不错了。”

姚雪依一脸满足,这个项目是她提起的,中间好多环节她都有参与,项目能成功,那肯定高兴了。

“哈哈,必须的,别看只是三家小店,但是每天的营业额平均下来都是上千的。”姚雪依笑道。

郑红玉腹诽,什么叫三家小店啊三家店里面,面积最小的也有九十个平方呢,最大的有一百二十个平方。

这面积不管是放在哪里,都不算小了好么。

一千的营业额,去掉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一天的利润少说也有七八百。

果然,下一秒姚雪依就说道:“刚开业第一个星期不算稳定,后面好些都是回头客,现在基本稳定了,九百多一千多的营业额,成本是不到三百,纯利润快百分之四百了!”

这个利润比确实恐怖,郑红玉她们已经很良心了,牛奶那些都是用鲜奶,早上让奶厂直接送过去的鲜牛奶,糖精一类的东西更是一点儿都不用。

全是真材实料的好东西,奶茶在其他地方又没有,而且在沪市,你东西不能卖便宜了,卖便宜了反而没有市场。

中间最贵的就是从南方运过去的水果,芒果百香果等等,百香果还好一些能放得住,但芒果等易熟的就贵很多,因为一旦坏了,就算是一个黑点,也不能用。

她们的都是好东西,价格定高点也不觉得亏心,中间的利润就是这么大。

所以说奶茶店要先开在沪市才有市场。

“要不要再开两家?”姚雪依跃跃欲试。

郑红玉笑道:“暂时差不多行了,步子一下跨太大不好,先让大家都习惯,先把咱们的牌子打出去,后面再继续开分店。”

经济是蓬勃发展了,但发展到消费水平普遍暴涨也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姚雪依也没坚持,就是随口一说:“行吧,听你的,反正你才是掌控全局的那人。”

郑红玉:“......我尽量不辜负你的期望哈。”

“嗯哼。”姚雪依很得意的应道。

谁让她运气好呢,找到这样的好朋友。

“我运气好啊,能找到你这样能力强心善的好朋友,你运气就不行了哈,没有这样的朋友。”姚雪依欠欠的说道。

郑红玉差点气笑了:“你什么时候也变成这样的朋友就好了。”

“哈哈,别想了,不会有那么一天的。”姚雪依回道。

要是她有红玉的能力,她爸就不会现在开始替他们姐弟俩规划养老生活了。

没错,不是规划他们自己的养老生活,而是规划她和她弟弟的养老生活,就离谱!

挂了电话,郑红玉就去给老师傅住的房子那边看看情况了。

那边是大杂院,郑红玉买下来的。

因为有了新小区嘛,住房选择就多了,就算买不起郑红玉他们比较贵的,买另外两个小区也行啊。

当然了,现在再想买郑红玉他们小区也买不到了。

一开始大杂院的人还不愿意卖房子呢,住了多少年了,都有感情了,而且卖了他们住哪?

这些就是消息比较闭塞的一类人了,新小区都卖了多久了,居然没想过去那边买房子。

郑红玉自然是要“指点迷津”的,上厕所还要去公厕的大杂院卖了,添点钱就能买得起楼房,新的楼房,脑子有泡才会拒绝。

当然,这是当时大部分人的想法。

所以人员混乱的大杂院,郑红玉出手就很轻松的拿了下来。

房子是两进院,加上那些人自己加盖的“违章建筑”,一共有三十间房。

非常可观的利用率,但正合适郑红玉。

十个老师傅,两人一间,说是两人一间,但中间都有布帘隔档,房间面积不小,就算用布帘隔成两间也很空余。

能在首都有这样的住房条件,几个老师傅都没有意见,满足的不行。

都说乡下地方大,房子也大,住的都是宽宽松松的,一点儿也不像城里人,都住鸽子笼。

但只有真正的农村人才知道,大的也就是院子。

真正住人的房子,还真大不到哪里去,毕竟盖房子是要钱的,乡下人能有多少钱嘛,在靠天吃放的年代。

她们在老家的房间,面积小就不说了,光线还不好,她们这行眼睛可太重要了。

到首都来了以后,不仅每天有人做饭打扫卫生,一点杂活都不用她们动手,房间也是干净明亮的,虽然要两人合住,但中间都有隔档,拉起来就是独立的空间,她们再喜欢不过了。

两个合住也是没办法,后面还有二十人要过来呢,而且也不知道下一批人什么时候就会遇上。

隔壁院子还没有买下来,只能先让老师傅合住了,后面等买下隔壁院子,老师傅们肯定是要自己一个房间的,这是最基本的。

房子之前就装修好了,没有多华丽,但秉持着都是文物的原则,郑红玉还是花大价钱给复原一下。

原汁原味的建筑,但住起来又很方便,里面挖了厕所和洗澡间。

一个洗澡间肯定不够,但多了也占地方,只弄了五个淋浴间,就算三四十个人一起住大杂院也能勉强够用。

远在江省的常巧这两天心情都很好,庄娜娜算是挺过来了,后面慢慢修养就行。

庄娜娜每一天每一天都是笑着的,她觉得自己现在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每一天她t都要好好过。

常巧是真的佩服,像她刚刚逃出来,大脑还顿了很久。

好长一段时间苦笑不由人,心里是有情绪变化的,但是面上就是表现不出来。

和娜娜姐在一起久了,她后遗症都好了很多。

“等你身体修养好了,咱们直接去首都,红玉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人,到时候可以学技术,学了就能挣钱养活自己了。”常巧不厌其烦的给庄娜娜描述未来的美好生活。

庄娜娜也如常巧想的一样,听到一次,对生命的渴望就多一丝,她想活下去了,越来越想。

想去见识见识巧巧嘴里面的风景,天安/门,故宫,长城等等等等。

她不应该用一群禽兽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二十个被解救的女性在医院养伤,常巧也和学校请假在江省照看着。

之前因为要保证任务能顺利进行,常巧不能回江省,现在人都救出来了,常巧怎么也要看着大家都安全出院,然后带着大家一起去首都才行。

十个老师傅现在没有学生,大家都不习惯闲着吃饭。

郑红玉就进了一批丝绸来给老师傅们练手,找找手感,其实老师傅肯定不需要练手,手上功夫基没怎么断过。

郑红玉就让她们把自己拿手的图案款式绣出来,每一份成品都有提成。

能赚钱那还等什么,大家也不整天无所事事的晃荡了,每天洗手护手,然后光线足足的时候开始刺绣。

都是老师傅,绣过的成品不知道有多少,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有自己独特的阵法或者构图的小技巧。

能破釜沉舟跟着郑红玉来首都的人,思想上肯定就不一般。

大家倒也没有互相藏拙,年龄都到这了,再藏她们的手艺就要失传了,没必要,所以一边绣的时候,还能一边讨论交流。

本来嘛,郑红玉也没想让老师傅就一定要倾囊相授,毕竟也不知道人家的底在哪,现在能敞开心扉,互相交流,郑红玉就已经很意外了。

等一行二十人跟着常巧,旁边有几个帽子叔叔保护着的队伍来到首都,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事了。

这些人里面,只有庄娜娜还不能干活,其余的早就焦躁的不行了。

她们一面担心首都的工作泡汤,一面又因为在医院整天花钱焦虑。

至于伤没有好完全不能干活的想法,根本没有。

从小到大,她们接受的教育就没有这样的说法。

好多妇女从发现怀孕到生孩子,都是在干活的,相当一部分人是直接在地里面干活干到生孩子的那一刻,直接生在地里面。

郑红玉钦佩心疼那些人,远了她管不了,但眼前的还是能改变一下的。

出院了不代表身体全好了,想想也知道,在禽兽窝里面被折磨了那么久,不说伤了,光是营养不良的问题,也不是十天半个月能恢复的。

但不让她们干活嘛,她们肯定更难受,心里发慌,住不踏实。

所以郑红玉就跟老师傅讨论了一下,想干那就干吧。

反正刺绣的活又不是体力活。

刺绣很考验天赋,能力,经验的,这些人按理说现在才接触,年龄肯定是太大了。

但郑红玉又没想把她们培养成刺绣大家。

刺绣也是分等级的,只要出师了,养活自己肯定没有问题。

再不济,实在没天赋的那种,郑红玉也考虑到了,想学做东西的手艺,那就安排去她二姐夫的店里面。

或者有其他想法的,她也能尽量安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