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与西域诸国大战,林家献出的财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激发了士兵的热血,……
与西域诸国大战, 林家献出的财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激发了士兵的热血, 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大战胜利后,论功行赏,兵部尚书提到了林如海献出家产的事,皇帝念及林如海兢兢业业的在扬州治理盐税,这些年盐税比以前多了一倍有余,今又献出家产资助战死士兵家属,忠心大大的。
这样的忠臣, 就要赏!让大荣朝的官员知道, 只要对大荣忠心敬业, 皇家是不会辜负他们的!
于是, 林黛玉被封为县主,并承诺以后所出之子可承袭爵位。
只要娶了林黛玉, 就能有一个爵位,许多人开始打听林黛玉, 都想把人娶回家。
荣国府一下子热闹起来, 收到了许多帖子, 等交谈几句都是问林黛玉, 打听她的婚事的。
待知道林如海去世前给黛玉定下了婚事,纷纷暗骂皇帝鸡贼,爵位最终还是落在了司徒家, 一个锅里转。
贾母如今是真后悔, 后悔没有强硬的定下两个玉儿的婚事。
王熙凤、贾琏则是有些高兴, 要是宝玉娶了黛玉这个县主, 他们大房还有容身的地方?
连没拿到林家巨额财产的遗憾都冲淡了许多。
王熙凤高高兴兴的让人收拾林黛玉的院子,一定要让黛玉回来后住好。
谢灵珺到了姑苏, 就购置一大片稻田,除了一小点上等田,大部分都是贫瘠的下等田。
这些下等田是谢灵珺专门选的。
上等田都是一样的肥沃,但下等田贫瘠的有各种原因,有的是盐堿地,有的是砂质土保水能力差,有的黏重通气性差。
选好了田地,按贫瘠类型划分,分为十几个组。
接着就是育苗,自然是去年留下的稻种。
谢灵珺偷偷的将灵泉混入水中灌溉,干瘪的稻种迅速饱满膨胀,顶出小芽,之后就等着生长就行了。
谢灵珺将事情安排给下人,自己就回去了。这些忙着育种的事,有些忽略了湘云、承志,回去可得好好陪陪。
“娘!”
“娘!”湘云、承志看到母亲非常高兴,兴奋的跑上来,一人抱住一个胳膊。
谢灵珺几天没见两个孩子,总觉得瘦了,仔细的问了两人这几日的日常,得知两人有些水土不服,不爱吃饭,立马挽起袖子要亲自给孩子做面条。
史湘云、史承志最喜欢吃谢灵珺做的面条,只要两人生病,谢灵珺都会做一碗热乎乎的汤面。
等两人吃上面条,心中的惶恐一下子安定了下来。
两人远离故土,到了这里母亲又忙着改良稻种的事,顾不上二人,史湘云两个孩子心中自然忐忑不安。
如今一碗面条,两人飘着的心落地了。
吃完饭,让下人搬出三张躺椅,谢灵珺带着两个孩子躺在躺椅上,静静的看天、看云、看夕阳。
空气清新,带着安宁温馨的味道!
到了姑苏,远离了京都的喧嚣浮华,生活也变的安宁起来。谢灵珺找了最好的书院,把承志、湘云送了进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该好好学习。
史湘云到了书院,因为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很快又交了一些朋友,每天过得快乐又充实。
承志少年老成,交友的速度要比湘云慢些,但也没慢多少,很快也有了志趣相投的好友。
谢灵珺一家子的日子过得美好又安宁。
“郡主,三爷史鼎从边关来信!”翠红将一封信递给谢灵珺,打开快速的浏览一遍,是史鼎、周氏觉得边关教育资源匮乏,想把两个孩子送到姑苏接受教育。
按收到信的时间倒退,人应该已经出发了。
人都出发了,也不能把人再送回去。只能吩咐管家收拾出来两个院子,史老三的孩子同样是一儿一女,儿子为长名史承光,女儿为幼名史湘秀。
一个月后,两个孩子到了,长的都很壮实,尤其是史湘秀身上透着一股野性,生机勃勃,看着就很喜欢。
史承 光看着有点心思深沉。
“见过大伯母!”两个孩子恭敬的行礼,动作自然流畅,一看就被仔细的教导过。
身边带来的小厮、丫鬟看着都是老实规矩的,应该是特意挑选过的。如今谢灵珺贵为郡主,又被皇帝看重,史鼎、周婷要攀上交好谢灵珺,自然不会派了心思多的惹厌。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