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本小说>历史军事>明1914> 第238章 东方绞肉机(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8章 东方绞肉机(二)(1 / 2)

5月21日就在第八师和第十二师紧急登上火车赶往潼关时,永宁的“革命军”与明第三集团军的第五十五师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冲进了华阴,此时的联军距离潼关只剩下了区区23公里。而明第三集团军的第三十三师也已经在战线南部拿下了石门镇这个重镇,在北线明军早就杀进了蒲城。

白水,清军派来增援的那五个师被安置在白水东岸,其中又以同州府最为重要,在孙耀辉生前的设想中,一旦明永联军发起进攻,在潼关前清军能够依靠秦岭防御,在潼关西北方向可以依靠白水来阻挡,在潼关以南可以依靠太华山与石门川来阻挡。

然而,战争从来不会按照任何人的设想进行。

先是孙耀辉死在了明军的炮击中,随后便是潼关前最重要的华阴失守,现在明军已经冲进了石门镇,很快,同州府也会在明军的进攻下陷落,那么届时整个潼关前将无险可守。

5月26日,清军第八师和第十二师顶着明军轰炸机的轰炸终于是赶到了潼关,但这儿的局势似乎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美好:明永联军已经将战线推到了太裕口一带,在那儿驻扎着永宁“革命军”的一个团,在卢灵关清军在那只有两个团的兵力却要直面明军整整一个师的兵力,在白水东岸,永丰镇已经沦陷明军正在有序通过这个缺口进入白水以东。

这时的清军才意识到:明永联军这么做是想要通过速度在最高指挥部反应过来以前占领潼关锁死关内,随后再慢慢清理延安府、榆林以及绥德洲上的清军。一旦明永联军做到,那么伊克昭盟与山西之间将会出现一块骨刺——蒙古八旗将失去自己与家乡的联系、明军既可以向西北进攻拿下伊克昭盟随后是内蒙古,又可以守住长城转向东北进发,直扑华北平原。

而清军在华北平原并没有留下多少兵力。

明军的战术简直是教科书般的完美——先是用重炮轰击摧毁了潼关前沿阵地的指挥系统,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了华阴,切断了清军与关内的联系。即便明军的坦克因为秦岭山路狭隘而无法以最快速度进攻,但明军的重炮以及不畏惧死亡的决心还是代替了钢铁巨兽在他们的防线上撕出来了一条血淋淋的口子。

但是对于明军来说也并不全是好消息,进攻太快而留下的弊端出现了——华山与太华山。

这两座炮台的前身是1877年明军在华山与太华山修建的华山炮台与太华山炮塔,其目的是在潼关失守后明军在关内依旧有一战之力。不过在1890年战争失去三秦以后,这个炮台就易手到了清军手中,在孙耀辉接手以后,这座装载了沙俄的1904 年式 152 - 200p 加农炮,已然成为了明军陆地部队的噩梦。

5月27日,太华山炮台便开始对山下华阴的明军倾泄着炮弹,而明军的炮弹明显射不到炮台上的清军,即便是叫上了轰炸机也无法对炮台内部造成什么伤害。因此只剩下了最后一个答案——冲上华山与太华山就像1890年的清军做的那样,用人命将这座炮台夺回来。

5月28日凌晨,明军第三十三师的一个营在黑暗中悄无声息地向太华山攀爬。士兵们背着步枪,腰间别着手榴弹,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山上的清军居高临下,只需要推几块石头下来就能让他们全军覆没,更不要说上山的峭壁上不只有石头还有一挺挺马克沁机枪躲在炮台内部,其枪口对准了任何接近炮塔的山路。

夜色如墨,只有天上那轮可怜兮兮的月亮,勉强撕开一丝裂缝,洒下点微弱的光,而明第三十三师的这个营要借助这样微弱的光爬上太华山。没人说话,或者说,没人敢说话。里呼出的白气很快就被山风吹散。手指抠在冰凉坚硬的石头缝里,指甲都快被磨平了。脚下是万丈深渊,稍有不慎,就是摔得粉身碎骨的下场。更要命的是,头顶上就是那个清军的炮台,那些炮台内部隐藏着的是一个个黑漆漆的枪口,每个人都知道——一旦响起枪声,他们所有人都得死在这,并死无葬生之地。

直到第一个士兵爬上这个峭壁,随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砰!"

一发照明弹突然升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