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芯集团与华耀光电就“东方屏”计划达成石破天惊的战略合作,
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投入巨额资金与核心技术的消息,
如同在平静的全球显示产业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最初的涟漪,首先在高丽半岛那两座象征着全球显示技术巅峰的“水晶宫殿”——
三星显示与LG dispy的总部内部,激荡开来。
高丽国,首城,三星电子总部大楼。
顶层那间可以俯瞰整个汉江景色的战略会议室内,气氛却不像窗外的阳光那般明媚。
三星显示业务的社长李在浩,一位年约五十、以作风强硬和眼光毒辣着称的集团核心人物,
正听取着下属关于“启明芯-华耀光电”合作案的紧急情报汇报。
“会长,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
一位负责产业情报的副社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
“香江启明芯确实向华夏的华耀光电注入了巨额资金,并派遣了一支规模不小的技术团队,”
“宣称要在两年内实现高端AoLEd面板的量产,目标直指我们的旗舰手机屏幕市场。”
李在浩的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弧度,手指轻轻敲击着光滑的会议桌面:
“华夏企业想搞AoLEd?”
“华耀光电那个摊子我们还不知道吗?”
“在液晶领域被我们压制了多少年?”
“现在又想一步登天,挑战代表着显示技术皇冠的AoLEd?”
“简直是痴人说梦!”
他身旁一位负责技术研发的副社长也附和道:
“是的,会长。”
“AoLEd的技术壁垒之高,绝非简单的资金投入和人员堆砌就能攻克的。”
“从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与纯化,到精密金属掩模板(F)的制造与张网,”
“再到真空蒸镀工艺的精确控制和薄膜封装的可靠性……”
“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Know-how’,是无数次的失败和巨额的研发投入才积累起来的。”
“华耀光电那点底子,启明芯就算再有钱,想在两年内追上我们十多年的技术积累?”
“绝无可能!”
“哼,启明芯在芯片设计上确实有两把刷子,那个林轩也算是个商业奇才。”
“但在显示面板这个领域,他们不过是初出茅庐的门外汉。”
李在浩端起面前的清茶,呷了一口,语气中充满了对自己帝国技术实力的绝对自信,
“让他们折腾去吧。”
“或许,等他们烧掉几十亿美金,撞得头破血流之后,才会明白,显示面板的水,到底有多深。”
类似的场景,几乎在同一时间,也发生在LG dispy的总部。
其高层虽然也对启明芯的“大手笔”感到惊讶,但主流的判断与三星出一辙——
轻蔑,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又一场“华夏式”的、缺乏核心技术支撑的“大跃进”闹剧。
他们更愿意相信,启明芯此举,更多的是一种姿态,
一种试图向上游产业链渗透、以获取更好采购条件的商业策略,
而非真正具备了挑战他们垄断地位的实力。
然而,就在高丽双雄还在对“东方屏”计划嗤之以鼻、隔岸观火的时候,
一些来自产业链上游的、令他们始料未及的细微变化,却开始悄然发生。
京城,华耀光电AoLEd研发中心。
在启明芯“技术天团”进驻后的短短三个月内,这里的研发氛围和进展速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启明芯的“盘古”EdA平台针对显示面板驱动Ic设计和tFt阵列优化的专用模块,
让华耀光电的设计工程师们如获至宝,设计效率和仿真精度提升了数倍。
“伏羲”AI平台则像一个无所不知的“超级工艺大脑”,
通过对实验产线海量数据的深度学习,不断优化着蒸镀、光刻等核心工艺的参数组合,
将原本如同“玄学”般的良率控制,变得越来越“科学化”和“可预测”。
更让华耀光电技术团队感到震惊和狂喜的,是林轩那几次“神来之笔”般的远程技术指导。
比如,在解决困扰他们许久的oLEd蓝色发光材料寿命衰减过快的问题时,
林轩仅仅通过视频会议,听取了他们的技术瓶颈描述,
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可能出在材料的激子三重态管理上,
并“不经意”地提及了一种当时国际上还处于最前沿研究阶段的、
基于“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原理的新型材料体系和器件结构!
这个提示,直接为华耀光电的材料科学家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让他们在蓝色oLEd材料的研发上,少走了至少两三年的弯路!
在这种“降维打击”般的外部技术强援和内部研发潜能被全面激发的双重作用下,
华耀光电的AoLEd项目,如同插上了火箭助推器,进展速度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一些关于华耀光电在小尺寸AoLEd样品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
开始通过某些非正式的渠道——
比如行业技术论坛的匿名爆料、或者某些设备供应商私下里的交流——
零星地传递到了高丽半岛。
最初,三星和LG的高层对此依然不屑一顾,
认为不过是启明芯和华耀光电联手释放的“烟幕弹”,
目的是为了在与他们进行屏幕采购谈判时增加筹码。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