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卫吃惯了清蒸白煮的海鲜,难免觉得乏味。柳杏儿的拿手好菜,若是拿出去卖,定会大受欢迎。姜木生听闻,顿时来了兴致,想和柳杏儿合伙开饭馆,提出五五分账,可无奈自己私房钱不足,得等两个月。原来,姜老太爷发话,兄弟俩长大,虽不分家,但可用私房钱谋业,挣钱后给公中交两成,其余归自己。柳杏儿觉得自己不出钱,分太多不合适,坚持八二分成。姜木生却觉得太少,最多六四。两人一番唇枪舌战,最终柳杏儿提出七三,还放话不同意就拉倒。
柳杏儿与姜木生就合作事宜讨价还价,最终敲定七三分成,迫不及待要立下契约。而柳杏儿心里还惦记着和杜莹莹合开的酒楼,得琢磨新菜品。姜木生欢欢喜喜去拟契约,毕竟挣钱的快乐无可比拟。次日,柳杏儿和姜氏来到铺子,装修已毕,和她县里的店如出一辙。甜品、饼干方子明码标价五百两,虽在乡下昂贵,在京卫却属正常。柳杏儿深知“升米恩斗米仇”,为免日后纷争,账目从一开始就得算清。看着后厨的大烤炉,柳杏儿预见了这家店的火热前景……
姜木生怀揣着大干一场的雄心壮志,狠狠点头,决心听从安排。柳杏儿与姜氏忙着检查店里筹备物资,而姜木生更是积极行动,找篾匠定制大量刻有“甘味”的竹筒和竹管儿,精心处理后准备用于售卖饮子。他还请人写好押金牌子,一切准备就绪。柳杏儿提供奶茶等方子,余半仙也贡献凉茶良方。姜木生能力出众,柳杏儿提议多招人培养,为去京城开店做准备,这让姜木生眼前一亮,立刻行动。然而,柳杏儿却和姜氏担忧,一心搞钱的姜木生在外,能否抵御许氏等投怀送抱的诱惑呢?
在生活的琐碎里,有人说着“各人过各人的日子”,有些事不必管太宽。几天后,京卫的甘味热闹开张。那蒙着大红布、由余半仙题写的牌匾,在舞狮队的欢腾、鞭炮锣鼓的喧闹中揭开神秘面纱。老板姜木生拱手宣布开张优惠,现场人潮涌动。令人意外的是,向来凶名在外的独眼鱼竟也带大队人马乖乖排队捧场,这一奇景让本地人纷纷猜测这家店后台不一般,无人敢惹。而店里新奇的小饼干和珍珠奶茶更是大受欢迎,人们在惊喜中品尝着从未见过的美味。
京城街头,一家小店开业首日热闹非凡。顾客们围聚,对店里的奶茶赞不绝口:“这奶茶好喝,珍珠弹牙,奶香味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闹非常。忙碌一天后,姜木生、柳杏儿等人开始盘账,结果令人惊喜——竟赚了一百八十四两并三百六十七个铜钱!这可是刨除成本的毛利。光饮子就卖了三轮一千多杯,鸡蛋糕和饼干销量更是老家的十倍。收摊后,姜木生忙着催收竹筒,柳杏儿总结当日不足,姜木生认真记录。姜家人习惯用竹笔写字,节约纸张。
在家族生意的关键节点,姜氏面临着抉择:京卫生意火爆,老家事务该如何权衡?她向姜木生提议,把桂氏喊来,让家中不适合念书的人来京卫帮忙,全力发展这边的生意。姜木生略作沉吟后点头同意,决定即刻写信。姜氏和柳杏儿离开时,许下第二天来帮忙的承诺。柳杏儿深知姥姥家曾对自己生意的倾力支持,此时帮忙义不容辞。在马车上,姜氏感慨姜木生同意得爽快,柳杏儿则认为这表明二舅对许氏无心,所以不怕二舅母到来。至于二舅夫妻间后续会否有波折,小辈的她选择不置可否,毕竟换做自己,也有别样的处理方式 。
柳杏儿心中存疑,在她认知里,一些事似乎只有被强女干或迷女干才会身不由己,就像二舅带走陌生小姑娘这事,疑点重重,二舅和姑娘竟都没报官。柳杏儿将疑惑告知姜氏,姜氏也觉不对,打算问个究竟。随后,柳杏儿又抛出问题:若姜氏是二舅母会怎么做?姜氏一番剖析,从和离与否到家业守护,从自身经历到二舅母的处境。
古代严苛的女性生存规则,男人纳妾正常,女子若妒忌甚至会被休弃,社会对女性的压榨让她深感无力。回到家洗漱后躺在床上,她满心纠结难以入眠,深知自己如蚍蜉般无法改变这一切,能护好自己和身边人已是竭尽全力。半夜陈虎归来,看到还没睡的她,两人一番对话。柳杏儿嫌热,陈虎竟要大半夜找人弄冰来,柳杏儿阻拦不住,陈虎出门吩咐,很快下人就送来了三盆冰。
下人离去后,陈虎迫不及待地上床搂住媳妇柳杏儿。他可是快马加鞭赶回来的,就为了这一抱。柳杏儿被搂得紧紧的,忍不住嘀咕质疑,陈虎则大倒苦水说马都快累死。本想与媳妇亲近一番,却遭柳杏儿拒绝,只能咬牙作罢。可刚闭上眼,柳杏儿就抛出个问题:“二舅当时那种情况,若是你遇见了会如何处理?”陈虎很是惊讶,而柳杏儿不依不饶。面对这个棘手问题,陈虎先是称杀光山匪,在被提醒没武功后,又直白表示自己逃命,不管他人死活。
柳杏儿听着陈虎的话,觉得很有道理。陈虎义正言辞地批判二舅,认为他若没跑掉,家里老婆孩子的日子可就惨了,还提及乡下改嫁女人多。这时,柳杏儿幽幽抛出一句,说曾听闻县里有个卖酒寡妇想嫁给陈虎。这一下,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陈虎不禁调侃:“喔豁,醋坛子打翻了!”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