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FbI这个大麻烦,林恩兴致勃勃开始动手修改《the warrior Song》的歌词。
这首歌实在是太符合现在的社会环境了!但要想拿出来获取最大利益,要改的内容还颇多,首先就是这两句米国未来拿来威胁华国的歌词:
best believe, I'a zoo be,
不要怀疑,这是我的地盘
fro y Y to y Yang to y Yang tze.
我的阴阳两界,我的长江流域
用阴和阳的华国哲学意象和母亲河的地理符号暗示对祖国的全方位控制或打击。
“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当初在朝鲜半岛怎么屁滚尿流逃跑好像忘了似的...”
林恩在办公室里一边吐槽一边考虑该如何修改,这歌到了自己手里肯定不能再渲染华国威胁论。这种论调由来已久,根源于19世纪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产物。到了20世纪50年代,米国极端仇视红色政权,对新生政权全力封堵包围。朝鲜战争爆发后,米国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蔓延“的口号,在联合国宣传“华国对邻国的威胁“,麦克阿瑟公开辱骂新华国是‘共产主义黄祸’——这源于13世纪蒙古人西进欧洲以来形成的“黄祸”历史记忆。
朝鲜战争失败之后米国老实了不少,加上冷战开始后华米关系因苏俄有所好转,这一论调不再泛滥。但随着最近米苏关系缓和这种言论又有了市场...毕竟米国总需要一个强大的外部敌人来转移内部矛盾。
翻着桌上的词典,按现在的社会环境肯定是改成威胁中东或者萨达姆比较好...
Fro the sun to the crest to babylon’s fall?
按原来的结构林恩写下这一句..太阳和新月象征中东文化与绿教,巴比伦是伊拉克历史古城,隐喻摧毁目标。
旋即又摇摇头,不怎么押韵先不提,这句搞得像是宗教战争。绿教的狂热分子可是出了名的狠人,别到时候被人肉炸弹爆破了,那样搞不好还真能拿到国会金质奖章。
沙尘和火加上巴格达的火葬堆?好像有点生僻...这首歌属于文宣作品,和卖唱片不一样,需要通俗易懂...米国中小学地理教育长期薄弱,尤其对中东、非洲等“非西方”区域关注不足。最近的《国家地理杂志》调查显示,18-24岁美国人中仅37%能在地图上找到伊拉克,巴格达估计就更没什么人知道了。
“布朗,帮我把玛利亚叫过来...”林恩想起公司里就有个改歌词小能手。
...
“呃...LINK,抱歉这首歌我还没录完,昨天的事情吓到我了..”玛利亚被布朗从录音棚叫出来还有点懵。
“没有什么刺杀、监听,都是误会,你不用再担心这件事。我不是催你录歌,时间还很充裕。来帮我看看这首新歌,这是写给米国政府和军队的。但是这一句我不太满意,伊拉克和萨达姆是我们目前的主要威胁...你可以提点建议...”林恩问向玛利亚。
“我的水平哪能和你相提并论...Fro the dt to the fire to baghdad’s pyre...呃..抱歉,巴格达是哪里?”玛利亚读起歌词一脸呆萌的抬头问道。
“就是这个问题,我需要换成绝大多数人都能听懂是在描述中东或者伊拉克的词汇。”林恩打了个响指,果然玛利亚就是那剩下的63%。
“我对中东了解仅限于石油和沙子...”玛利亚低头绞着手指有些惭愧。
“e,这两个单词也不是不行,虽然浅薄了点但是通俗易懂,石油暗喻米国在海湾的核心利益,沙漠代指中东地理特征。布朗,你知道底格里斯河在哪吗?”林恩又写下一句,问向毕业没多久的拉丁裔跟班,布朗克斯公立高中的学渣都能听懂那就算是合格了。
“当然,高中课本里学过,这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摇篮’,《创世记》还说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伊甸园和巴别塔传说的来源...”
“什么鬼...那儿不是绿教的地盘么,底格里斯河也不行,又扯到宗教上了...”林恩念叨着又划掉纸上的底格里斯河。
“哇哦,你以前可从没和我们讨论过这些,每次都是拿出完整的词曲...”布朗看着林恩改自己的歌词很是惊讶。
“改成tigris’ stand.怎么样?Stand,可以引申成山脉,还有防御和对抗的含义...”玛利亚出着主意。
“stand....这个不错!
I've got the read the teeth of a kill' ae,
我是武装到牙齿的杀戮机器
with a o bleed you when the light goes green,
绿光闪烁之间让你血流如溅
best believe, I'a zoo be,
不要怀疑,这是我的地盘
Fro y oil to y sand to y tigris’ stand
我的石油到沙海,再到我底格里斯山。
...”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