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驶出四九城,车厢里的人不是很多,座位都没有坐满,张有福查完车票,找了一个空座位打了一个盹。
等张有福再睁开眼,这个时候车厢里热闹了起来,一个小伙子在车厢里打起快板,说起了评书。
张有福站起来走过去,远远瞧见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手持两块竹板(称“鸳鸯板”或“快板”),一边打一边说:“竹板打,节奏敲,今天大家兴致高,我给大家说一段评书,你们说好不好?”
乘客围拢成圈,聚在一起,形成临时观众区,车厢过道“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
乘客们拍手叫好,眼镜小伙继续说道:“各位叔伯兄弟姐妹,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铁嘴李。
说了我的名大伙可能不知道,不过我师傅的名号,大家伙指定听说过。
我大师傅单田芳,我二师傅袁阔成,都是评书行当里的泰山北斗,我说一段给大家解个闷,看看我出师了没有?”
张有福是个重生者,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小伙子,嘴皮溜溜的,说话和单田芳、袁阔成的表演风格有几分相似之处。
张有福也觉得挺有意思的,站在后面打算听一会,消磨一下时间,大家都以为铁嘴李马上会开始说评书了,没想到又是一个铺垫丢出,感觉像是听相声。
“大家伙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听评书的时候一定要抱好自已的包,拉好自已的娃,看好自已的媳妇。
包丢了,娃跑了,媳妇被人搂了,我可不负责。”
“哈哈哈……”
车厢里的乘客笑成一片,接下来评书正式开讲了,张有福还以为是单田芳的隋唐演义或者袁阔成的许云峰赴宴,没想到模仿的是刘兰芳的岳飞传。
张有福以为他说是单田芳和袁阔成的徒弟,他会说一段单田芳和袁阔成的成名作。
然而铁嘴李表演的却是刘兰芳的成名作岳飞传,这可是这两年收音机里最火的评书。
“话说金兵连破三关,宋军节节败退,那岳飞岳元帅呢,正领着八千子弟兵驻扎在牛头山。眼瞅着腊月寒冬,粮草不济,可这岳家军啊,个个饿得前胸贴后背,照样把金兵杀得人仰马翻!您说这岳飞,是不是个铁打的汉子?”
铁嘴李的快板节奏加快,哒哒哒,哒哒哒……还有马蹄声~
“嘚嘚嘚!嘚嘚嘚!忽听得远处战鼓擂动,探子来报:‘报——!金兀术亲率十万铁浮屠,直奔牛头山而来!’岳飞闻言,双目圆睁,把沥泉枪往地上一戳,震得山石乱颤……
精忠报国志,热血染征袍;牛头山一战,威名震九霄……”
原本吵闹的车厢,现在所有人都屏气凝神仔细听着评书,张有福也听的津津有味的,这个铁嘴李说的真不赖!
不过深陷其中的不只是张有福,车厢里,不管是乘客还是火车上的工作人员,甚至新来的乘警郝新也被吸引了,大家时不时的一阵叫好和鼓掌。
火车穿过孤山隧道,车内瞬间一片昏暗,出了隧道,郝新一把薅住了一个扒手,眼疾手快从对方的怀里面夺过一个手提包。
“小子,盯你许久了!”
郝新拿出手铐将他铐上,然后打断听评书的乘客,“大伙都看看,谁的手提包丢了?”
大家伙都在听评书,都没有注意包丢了,仔细查看了一下,一个中年大叔着急的喊道:“乘警同志,是我的包,是我的包。”
张有福这才知道有小偷趁机钻了空子,不过新来的乘警郝新真不赖,一下就发现了!
郝新把包还给了中年大叔,押着扒手去了餐车,这时张有福站出来,说道:“大伙都散了吧,看紧自已的东西。”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