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少了许多。
沈琰看到大家的关注点转移了。
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他心里明白,在几十年后成为世界首富。
那肯定是无比荣耀的事情。
可现在大家都还没怎么富起来呢。
自己突然成了世界首富,
肯定会招来很多人的嫉妒。
这事儿要是处理不好,后果可不堪设想,
所以他不得不格外小心谨慎。
十月的京都秋高气爽,
沈琰刚接到非凡总部大楼即将封顶的消息,立马坐不住了。
这么重要的时刻,
说什么也得去现场看看!
他招呼上方云良,两人驱车直奔工地。
离工地还有好几公里,
远远就能望见那栋大楼的身影。
它像一柄银灰色的巨剑,直直地插向天空,在阳光下泛着冷峻又耀眼的光。
这楼设计高度520米,
眼看就要完工,
光是站在地面仰头看,都让人觉得天旋地转。
作为大夏国第一高楼,也是当时世界最高的建筑,
非凡总部大楼早就成了“网红”。
路过的行人总要停下脚步,一边仰头张望一边啧啧称奇;
来京都旅游的人更是把这儿当景点打卡,
虽说进不了工地,
但在外面拍拍照也觉得新鲜。
有相机的游客举着镜头一顿猛拍,
旁边的小山坡更是成了最佳拍摄点,
每天都挤满了排队合影的人,
大家都想跟这栋“世界之最”留下纪念。
等沈琰和方云良到了工地,现场一片欢腾。
工人们脸上都挂着自豪的笑容。
能亲手建起世界第一高楼,
这份荣耀够他们吹一辈子了!
沈琰走进指挥部,跟大伙儿一一打过招呼
就等着见证封顶时刻。
吉时一到,
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把最后一块砖头稳稳放好,标志着大楼正式封顶!
瞬间,一条巨大的红色竖幅从楼顶“唰”地展开,
“热烈庆祝非凡总部大楼封顶!”
几个大字在风中猎猎作响。
楼下也热闹起来,十几个工人同时点燃鞭炮,
噼里啪啦的声响混着硝烟味,
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好啊!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沈琰望着大楼,忍不住连说了三个“好”字。
项目经理周经理笑得合不拢嘴:
“可不是嘛!这么高的楼,我们从没接过这么大的活儿,中间遇到的难题数都数不过来。
好在大伙儿咬牙扛住了,最关键的是,整个工程没出任何大事故!”
要知道,
越是这种超级工程,越容易出安全问题,
不少特大项目都有人员伤亡,
非凡总部大楼能平安完工,确实堪称奇迹。
沈琰满意地点点头:“周经理,你们辛苦了!大楼的装修还得交给你们,务必做好。”
这话一出,周经理眼睛都亮了。
装修可是块“大肥肉”,
少说也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利润,
这么好的机会直接落到自己头上,简直是意外之喜!
他胸脯一挺:“沈老板放心!保证给您装出世界顶级的气派!”
周经理灵机一动,又提议道:
“这么历史性的时刻,咱们拍张合影留念吧!”
沈琰爽快地答应下来。
方云良自告奋勇当起摄影师。
咔嚓一声,把所有人的笑脸和背后巍峨的非凡总部大楼。
永远定格在了这值得纪念的一天。
之后,沈琰就带着团队去了香江。
在香江别墅歇了口气。
沈琰就把方云良喊到跟前。
他靠在沙发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
“你盯着港城的通讯牌照,一有发放消息,立马给我拿下。
要是短期内没动静,就去摸清楚港城电讯的底,想办法把它盘下来。”
现在通讯又慢又落后,沈琰早就受够了。
他心里盘算得明白:
能拿到牌照,就自己开电讯公司,在港城抢先布局2G业务;
拿不到,就直接收购现成的企业。
而港城电讯就是块肥肉。
这家垄断香港电讯市场整整一百年的老牌巨头。
论实力在港城仅次于汇丰集团。
手握本地和国际电讯的独家经营权。
底下还管着1.6万名员工。
眼下正赶上它要被大东电报局收购的节骨眼。
正是下手的好时机。
港城电讯和大东电报局正为收购事宜讨价还价。
沈琰一听这消息,立马嗅到了机会。
他把方云良叫到跟前,语气笃定:
“这节骨眼咱们必须插进去,把港城电讯拿下。
到手后先搞条私密专线,以后打电话再也不怕被人偷听。
再借着电讯公司的底子,把互联网在港城彻底铺开,让家家户户都能用上。”
方云良跟在沈琰身边多年,一听就懂他的盘算。
干脆利落地应了声“好”,转身就开始部署。
别看他平时大大咧咧的,一到商场上,那气场能镇住半边天。
作为沈琰的贴身助理,非凡集团里上到百亿项目,下到合作细节,不少都是他拍板拿主意。
港城那些跺跺脚地皮都颤的大富豪。
见了他都得客客气气喊一声“方总”,半点不敢小瞧。
他一个电话打出去,不到半天,一支专业的收购团队就组建起来。
非凡集团如今人才济济。
商业谈判的老手、精通律法的律师、能把数字算得明明白白的精算师,通通火速到位。
众人聚在会议室里,方云良把情况一摆:
“老板交代了,能搞到电讯牌照最好,要是拿不到,就把港城电讯收入囊中。大家有什么想法,都敞开了说。”
话音刚落。
在投行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李推了推眼镜。
率先开口:
“我打听过,港城通讯牌照足足五年没新发了,指不定还要等多久。
与其干耗着,不如直接出手把港城电讯拿下,省时省力!”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讨论声四起。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