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6章 无垢之境(2 / 2)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间,已然过去了三日时光。

这一日,谷中原本弥漫的浓雾渐渐凝聚,化作一道佝偻蹒跚的身影。

待看清其面容,竟是当年在他年幼时,教导他识文断字的私塾老先生。

可惜先生早已因病溘然长逝。

只见老先生颤巍巍地伸出手,手中握着一支毫毛早已脱落大半的秃笔,递向苏墨,声音带着深深的叹息与惋惜:“痴儿啊,你若当初听为师之劝,弃了那虚无缥缈的修道之路,专心研习文章,考取功名,又何至于让你年迈的父亲临终之际,膝下竟无一人送终尽孝?”

此言一出,如同万千钢针狠狠刺入苏墨的心房,让他痛彻心扉。

苏墨的双眼骤然泛红,这的确是他踏上修行之路十余年来,心中最深最痛的遗憾与心结。

他有些愣愣地看着老先生递来的那支秃笔,手臂不受控制地缓缓向前伸去,指尖几乎就要触碰到那冰冷的笔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心头之中,恍惚之间,似乎听到了师尊那带着一丝无奈的叹息:“孝道之本,在于诚心,而不在于流于表面的形式。”

苏墨闻言,如同当头棒喝,猛然惊醒,伸出的手掌在半空中骤然停住。

待他再次抬起眼眸,定睛望去之时,眼前的幻象已然如泡影般破碎,化作了漫天飞舞的流萤,围绕在他周围,散发着柔和而宁静的光芒。

见此情景,苏墨心中顿时一片明悟。

方才若非师尊及时以心声点醒,他若是真的接过了那支秃笔,恐怕这一次的嗔怒谷试炼,便已经彻底失败了。

“看来,我的道心,还需好生锤炼一番。”苏墨轻轻摇了摇头脸庞上露出一丝自嘲的苦笑。

随即,他收敛心神,再次闭上双目

接下来的数日,苏墨始终静静地端坐于此,摒除一切杂念,细细感悟着自身道心的变化与成长。

直至第九日清晨,谷中弥漫的雾气不知何时,竟悄然凝聚成了一面巨大的水镜,澄澈透亮,清晰地映照出千百个形态各异的“自己”。

其中,有幼年之时,衣衫褴褛,在大雪纷飞的寒冬腊月,倔强地跪在山门之外,苦苦哀求仙长收录门墙的稚子。

有初入宗门之际,紧紧攥着那件早已洗得发白的旧袍,面对周围陌生的环境和形形色色的人物,显得局促不安的青涩少年。

亦有修为停滞不前,道途渺茫,终日借酒消愁,颓废落寞的青年。

每一个身影的周身,都或多或少地缠绕着丝丝缕缕的淡淡黑气,那是他这些年来,默默吞咽下的所有委屈、不甘、迷茫与彷徨,是心魔的具象化。

镜中那千百个幻影,突然在同一时刻齐齐开口,声音重叠,汇聚成一股撼动心神的声浪:“你当真甘心就此沉沦,庸碌一生么?”

稚子攥着冻裂的馒头哭喊:“凭什么世家子弟有灵丹暖袍?而我却只能忍饥挨饿,受尽白眼?”

那满身狼狈的少年,双拳紧握,指节发白,狠狠地捶打着身旁坚硬的山石,鲜血淋漓,泣不成声:“我苦修十载,日夜不辍,为何还不及旁人短短三年的进境?如此,仇恨究竟何时才能得报!”

那颓废落寞的青年,眼神空洞地望着庭院中那株孤零零的梧桐树,声音低沉而沙哑地自语:“若终其一生,我的修为也只能止步于此,再无寸进……那这一切的坚持,又有何意义?”

质疑、愤怒、绝望的声浪如同汹涌的潮水般,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欲要将苏墨彻底吞噬。

然而,此刻的苏墨,心境却不再像先前那般紧绷。

这些看似狰狞的执念背后,所深深隐藏着的,其实是对“大道”最为赤诚、最为炽热的渴求。

苏墨忽然缓缓起身,目光平静地走向那面巨大的水镜。

他伸出手,轻轻触碰镜中那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无助哭泣的幼年自己:“没有的东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去创造。”

苏墨的手中,不知何时竟也出现了一个热气腾腾的馒头。

他将馒头轻轻掰成两半,递出一半给镜中的稚子,嘴角露出一抹温暖的笑意:“来,分你一半。

我们一起,静静地等待天亮,可好?”

那原本满脸泪痕的孩童,在接触到苏墨温暖的目光和手中的馒头后,顿时破涕为笑,周身缭绕的淡淡黑气,也在这一刻悄然消散无踪,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清脆地应道:“好!”

随后,苏墨转过身,来到那个捶石泣血的少年身旁。

就着月光擦拭山石上的血迹:“你看,这石头被雨水冲刷多年,纹路反而更清透了。

十年不行,就三十年,终有一日,我们会扫平一切。”

“当真……可以吗?”那少年缓缓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眸之中,闪烁着一丝希冀的光芒,望向苏墨。

“当真。”苏墨目光坚定,毫不犹豫地重重点了点头。

“那……可别让我失望。”少年的声音依旧带着几分哽咽,但语气中却多了一丝释然。

“放心,定然不会。”苏墨的承诺掷地有声。

最后,苏墨的目光落向了那个颓废的青年。

此刻,那青年也正默默地回望着他,眼神复杂难明。

青年没有言语,只是缓缓伸出手,手中凭空出现一柄闪烁着寒光的匕首。

他将匕首递向苏墨,而后,又用那锋利的刃尖,指向了苏墨的心间,眼神中带着一丝决绝与探寻:“可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