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部分金兵想的不一样,新郑的抗金军并没有守城,而是在离新郑县城很远的陉山山口就构筑了阵地,向东一直到增福湖。
双洎河两岸,由王有志的新军夹河构筑了一些碉堡和营寨。这些工事看起来并不高大,有些就是修了一些矮墙。矮墙也都是石头的,很多是土墙,或者沙袋。看起来修建得非常仓促。
金兵将领们远远看着,交头接耳。不过大部分意见是并不难打。他们这些金兵没跟抗金军交过手,都是跟宋军打。
有跟新军打过的,但不是渡江被阻击,就是逃跑被追杀,只是觉得对方水战很厉害,但并不觉得陆战水平多高。
这些矮墙,看起来不但完全可以骑马跳过去,就是步兵翻过去也不难。而且矮墙也不是连在一起的,而是断断续续的。
难道那些没矮墙的地方都是湖?但明显看不到有湖水,而且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湖。这样的工事看起来非常儿戏。
为什么敌人舍弃坚城不守,非要用如此简陋的工事野战呢?只能是王有志他们飘了,觉得十比一,优势太大。
这回不但刘萼趁机把对手一阵贬低,就连李通也觉得可以打一打,然后再投降,这样还可以谈的价码高一些。
而负责指挥抗金军的钱钧,这个时候也拿着望远镜在观察汹涌而来的刘萼大军。他很不屑地看着,对方杂乱的阵型,对手下说:
“一群乌合之众,打起来肯定是狼上狗不上。到时候李显忠他们从后面就上来了,王师傅从东边儿围过来。这回就把他们包饺子。”
他又问炮兵参谋:“炮兵都标好位置了吗?”
那个参谋兴奋地说:“早就标好了。这边湖多,真能展开队伍的地方不多,高地也少。活比以前少多了。”
他们正说着,对方已经开始进攻了。前面黑压压一条线涨潮般涌了过来。
钱钧用望远镜看着,骂道:“这帮畜生,又赶着老百姓冲锋。看老子怎么收拾他们。”
望楼上的观测哨不停地用喇叭对着
老百姓的队形宽度大概是十米,已经到了五百米以内。炮兵请示射击,钱钧说再等等。观测哨还在报数:“四百米,三百米..........”
钱钧一挥手:“炮兵,开火!”抗金军炮兵阵地上最两侧的虎尊炮发出一声怒吼,把一百多钢珠喷到老百姓后面金兵的头上。接着旁边炮逐次打响。
刘萼等人看到对面的矮墙后面,先是从两侧冒起两股烟柱,黑乎乎的蘑菇一样。然后两侧向内,这种黑烟蘑菇逐次冒出出来,越来多,最后合拢,然后突然又冒出好多来。
刘萼和他的小伙伴们从来也没见过这样的景象,一时都惊呆了,一个个张大了嘴看着。突然一个统制大骂起来: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