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娱乐版头条,是徐浩站在逆光中的剪影,标题写着:《破茧重生:一个演员的自我救赎》。而在报纸不起眼的角落,有张模糊的照片拍到工作室白板一角,上面用红笔圈出的日期,恰好是几年前徐浩获得第一个演技大奖的日子!
《破茧》开机当天,暴雨如注。
徐浩站在片场中央,雨水顺着他的眉骨滑落,浸透了单薄的戏服。
监视器后,王夏紧盯着画面,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剧本。
这场戏是男主角在众叛亲离后的一场爆发戏,他要在雨夜里狂奔、跌倒、再爬起来,最后对着空无一人的街道嘶吼出那句台词:“你们都说我有罪,那我就演给你们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罪’!”
“Actio!”
徐浩猛地冲进雨幕,水花溅起,他的脚步踉跄却坚定。
镜头拉近,他的眼神里混杂着愤怒、绝望和一丝近乎疯狂的执念。
就在他即将跌倒的瞬间,片场外围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几个记者不知何时突破了安保,正举着相机疯狂拍摄。
“徐浩!请问你接这部戏是为了洗白自己吗?”
“有传言说你和王夏导演关系特殊,是真的吗?”
雨声和质问声混杂在一起,片场一片混乱。
王夏猛地站起身,刚要喊“Cut”,却见徐浩根本没有停下。
他跌倒了,膝盖重重砸进积水里,却像感觉不到疼痛一样,猛地抬头。
“你们都说我有罪……”
他的声音沙哑,却穿透了雨幕。
记者们愣住了,镜头不由自主地对准了他。
“……那我就演给你们看!”
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雨水冲刷着他的脸,却冲不散他眼底的狠劲。
“什么才是真正的‘罪’!”
最后一个字落下,全场寂静。
几秒后,王夏轻声说:“Cut。”
没有人鼓掌,没有人说话,只有雨声依旧。
徐浩站在原地,胸膛剧烈起伏。他缓缓抬头,看向那些记者,嘴角扯出一个冷笑:“拍够了吗?”
记者们面面相觑,竟没人敢再出声。
王夏走过来,递给他一条毛巾,低声说:“这条过了。”
徐浩接过毛巾,却没擦脸,只是盯着她:“王导,这才刚开始。”
远处的刘大伟看着这一幕,突然想起几年前电视剧杀青时,徐浩也是这样,浑身湿透,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亮。
他喃喃自语:“妈的,这家伙……还是和当年一样疯。”
深夜,影视城附近的火锅店里,热气蒸腾。
王夏夹起一片毛肚在红油锅里涮着,眼睛却盯着对面沉默的徐浩。
他右手指节上还带着拍戏时的淤青,正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今天那条长镜头,”王夏突然开口,“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徐浩抬眼,火锅的雾气让他的眼神显得模糊:“是吗?”
“尤其是最后那个笑,“王夏放下筷子,手指在桌面上画了个弧线,“像是真的在嘲笑整个世界。”
玻璃窗突然被雨点砸响。不知何时,外面又下起了暴雨。
服务员过来关窗时,电视里正播放着娱乐新闻:“《破茧》剧组今日拍摄现场,徐浩演技爆发震慑全场......”
徐浩的筷子停在半空。
新闻画面切到了几年前他的经典镜头,年轻的他在冰河中挣扎的特写。
“真巧,”王夏轻声说,“也是雨天。”
包厢门突然被推开。刘大伟浑身湿透地冲进来,手里攥着平板:“浩哥,微博上有新动作!”
屏幕上是一则刚发布的爆料:《惊!徐浩几年前获奖疑有黑幕,评委会成员独家爆料》。配图是当年颁奖典礼的后台照片,徐浩正和一位评委低声交谈。
王夏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这是栽赃!这张照片明明....”
“是颁奖前评委来祝贺的现场。“徐浩平静地接话,手指划过屏幕上自己年轻的脸,“那时候,很多人也在场。”
火锅的红油还在翻滚。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在玻璃上蜿蜒成河。
徐浩突然笑了,那笑容和今天拍摄时一模一样。他端起茶杯对着窗外敬了敬:“看来有人比我们更着急。”
王夏盯着他被热气模糊的侧脸,突然明白了他接下这个角色的真正原因。
这不是救赎,是复仇。
凌晨三点,徐浩的公寓灯火通明。
茶几上散落着泛黄的旧照片和剪报,王夏蹲在地上,手指停在一张几年前的剧组合照上。
照片角落里,有一个人站在阴影处,眼神阴鸷地盯着被众人簇拥的徐浩。
“所以当年换角风波......”
“是他做的。“徐浩站在落地窗前,城市的灯火在他眼中明明灭灭,“只不过当时,没人相信一个十三线演员的话。”
刘大伟猛地灌了口啤酒:“那这次的黑料?”
“同样的手法。“徐浩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旧相册,“只是这次,他忘了一件事。”
(ps:求推荐票,求月票,求打赏,走过路过,麻烦留下各位的小脚丫子,作者在这里万分的感谢,让作者知道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当孤独者,谢谢!)
全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