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章 新官(1 / 2)

丹尼尔·韦伯斯特并不是一个强势的人,他是历史上美国著名的妥协派,著名的《逃奴法案》就是他的杰作。

丹尼尔·韦伯斯特和林肯不同,他虽然认为奴隶制是道德错误,但却坚持蓄奴州有蓄奴的权利,对废奴的态度十分暧昧。

这让他成功得罪了南北双方,再加上扎卡里·泰勒之死和米勒德·菲尔莫尔爆出的丑闻,此时的辉格党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丹尼尔·韦伯斯特主张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工业,但他又反对扩张,极力避免和欧洲列强,甚至是美洲诸国的摩擦。

这样一位左右脑互搏的人才成为了美国总统,弗兰茨都罕见地发函祝贺。

然而这种行为在其他国家眼中却是一种信号,再加上之前奥地利帝国在古巴危机中轻易放过了美国,这不得不让人觉得奥地利正在拉拢美国。

其实弗兰茨还向丹尼尔·韦伯斯特发出了邀请,邀请他来维也纳作客。

不过这并非分化美国政坛的手段,弗兰茨只是觉得在这样一个人面前展示出足够的实力和诚意会减少很多麻烦而已。

然而在美国的政客眼中却是坐实了双方有所勾结的铁证。

古巴方面。

德拉孔查遭到了费迪南多二世的解职,不过转眼间他又被奥地利帝国聘用为古巴问题特别顾问,年薪十万弗罗林。

除此之外,弗兰茨还将之前的总督府也送给了德拉孔查作为其办公地点。

奥地利帝国的种种行为让外人有些摸不到头脑,他们搞不懂弗兰茨为什么要给德拉孔查如此高的礼遇。

不过按照之前奥地利帝国的种种行为来推算,大概率又是在千金买马骨。

这种行为在有些人看来是奢侈浪费、性价比过低、不过是玩了几千年的政治秀而已,在有些人看来这才是真正的皇家典范、帝王之风。

还有一部分人在借机鼓吹授官制度,这种声音很大,因为授官制度得利最大的就是弗兰茨的身边人,这帮人的声音当然大了。

不过弗兰茨并没有傲慢到觉得自己真的可以乾纲独断的程度,而他的所作所为也并不是在千金买马骨。

其实德拉孔查干了很多事情,至少他保留住了古巴的精华所在,除了那四十万黑奴,还有整个古巴岛最好土地,最好的庄园。

虽说此时的古巴表面看上去一片焦土,但实际上依然保留了50%的蔗糖产能,60%的咖啡树,以及80%的高档雪茄田。

那为什么之前要把损失说的那么夸张呢?

当然是为了操纵市场,让己方的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古巴民众的损失确实十分夸张,只不过有着重兵把守的区域就不同了。

此时奥地利帝国控制了世界上最主要的糖料产地,巴西又是其盟友。

此时唯一能在生产量上和奥地利帝国抗衡的只有印度,但印度糖的商品化率极低,市场认可度更是几乎没有。

垄断市场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别人不得不听你讲故事,哪怕你是在信口胡诌依然可以搅风搅雨、赚大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全本小说